企業把社會責任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予以重視。企業實施社會責任戰略應關注的問題主要有:
首先,要加強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的建設。國家要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的建設,也是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法律要求。法律法規是企業評價自身社會責任管理狀況的主要依據之一,企業應關注、了解、遵守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,諸如:勞動保護、社會保障、安全生產、消防、職業衛生、共權利、以及工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、標準和規定。應參照相關法律法規,對自身社會責任管理的現狀進行調查和評價。
其次,企業的最高管理層要樹立起“以人為本”的經營理念。企業高管人員的承諾和支持是實施社會責任管理的保障,也是取得成功的關鍵。企業高管人員應充分了解企業所處的市場和環境,應對企業社會責任政策和社會責任管理從戰略的高度予以重視,做出決策,并能對變化了的情況做出迅速而準確的反應。
再次,增強企業透明度建設。借鑒西方國家企業的做法,我國企業可采用財務、環境、社會責任三者結合的匯報模式,以透明的方式向社會發布企業動作的綜合效果,使企業贏得公眾的信任和支持。在此過程中,企業還應注意建立起對內對外的信息溝通體系,這是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有效和成功運行的關鍵。對內可設立意見箱或安排管理層定期同工人和工人代表開會對話;對外可定期登門拜訪利益相關者,或邀請他們到企業參觀訪問,或通過會議及廣告的方式介紹企業政策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等。
最后,建立質量、環境和社會責任綜合管理體系。社會責任標準如SA8000,是繼ISO9000、ISO14000和OHSA18000之后出現的又一套新的管理體系標準。盡管QMS、EMS、OHSMS、SAMS四個體系的管理目的和對象不同,四個標準之間存在明顯差異,但四個標準體系的理論基礎相同,均采用了戴明管理理論,且均采用PDCA管理模型作為基本骨架。企業可采取綜合的措施,將質量、環境、職業健康安全和社會責任放在一起,加大綜合管理的力度。
實施SA8000,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制度,變被動為主動,無須讓外國人來監督我國國家法律制度的執行,那么在驗廠上便可以輕松應付。
上一篇:SA8000內部審核應重視的環節
下一篇:實施SA8000標準的要點